查看原文
其他

智能气功科学精义(98)——服气法B

庞明 智能气功 2020-02-19

新朋友阅读本文前,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小字“智能气功”,再点击“关注”,也可添加微信号:znqg01 来关注我们,关注后可每天收到我们分享的精彩文章。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b0550o4zdzx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现代科学用仪器测出,早晨7点钟左右地球有一种频率为10赫滋左右的豪夫曼氏波。人的大脑皮层功能活动在有序状态下产生α波,频率为8—13HZ,10HZ正在当中,人和大自然就是这么巧合,当脑子里边功能有序时,跟大自然的豪夫曼氏波是一致的。为什么豪夫曼氏波只有早晨有?早晨比较宁静,水蒸汽比较多,有序化程度比较高。而太阳升起后,紫外线、红外线加上人为的干扰,就使豪夫曼氏波显现不出来了。人和大自然是整体的,有这么个整体的联系,平时就这么活动了,所以我们按这个规律去转,也便于人天合到一起。一般服气,都要先扣齿、咽津。如有人真想练这个功,就得扣齿、咽津、服气三个一起练,不要光服气。扣齿时按智能功的扣齿法,依次扣门齿、左齿、右齿、门齿各九次,然后赤龙搅海,再服气。服北方气时要开三皇锁:点下腭(地皇锁)、点上腭(天皇锁)、点门齿(人皇锁)。吃另外四方气就不开三皇锁了。每一方都要扣齿、咽津、服气,一整套功法,这样练成丹气,气色柔润。想练此功的同学可分开练,不一定一下把五方气都吃了,可以半夜吃北方气,中午吃南方气,早晨吃东方气,太阳落山时吃西方气,下午落太阳以前吃正中的气。正中的气多练几次也行,丑未辰戌这四个时辰属于土,哪个时辰吃都行。吃东方气用肝诀(拇指把三、四、五指压住,空出食指),掐指上起的时候,要加上意念。手往上一起,意念里手到了老远老远,一个大气柱似的和虚空中的气连上,往后一收,把气收回来。意念很关键,得意想把气带回来,两个手之间好像拿气球连上了。我们现在练吃气就比着一般人练吃气强多了,因为咱们有练捧气贯顶的基础,两个手一动感觉有气,服气时意念外放和远处虚空中的气连上,每一个动作都拉着气,连绵不断地拉回来,往嘴那一放,意念往里一送,张嘴把气吃进去。每个吃气都是这么个吃法,要注意动作当中的要领,做每一个动作都要非常认真、非常谨慎,这样练很快就感觉不一样了。吃完气之后,把气放到期门穴(和五元庄五脏的位置是一样的)。

  《智能气功科学精义》写得比较早,为省字、省时间,有关五元庄的内容写得很简单,没学五元庄的人,看书学服五方气就费点劲,学过五元庄再练服五方气就很简单了。这些功法不是咱们的主要功法,就没有画图。至于咱们书本上写的数:北方服一口气、六口气,南方服两口气、七口气,东方服三口气、八口气,西方服四口气、九口气,(原来没有“西方服四口气、九口气,”)中方服五口气、十口气。按照过去讲这些是五行生成数。我自己体会,这个数和练功关系也不大,就是起个定式的作用,要你定住,不是说一、六就真是肾水,二、七就是火,三、八就是木,四、九就是金,五、十就是土。古人这么配数,作为一个数学模式做数学演算时有用处,练功时,数字就是给你一个意识当中的定式。(这个情况和龙门派结丹法一步四揲不一样。一步四揲是吸四下把气一点一点透过三关升上来,他们认为那样均匀,否则呼吸不够使唤。)这个呼吸数字不一定非如此不行。吸完了东方气吸西方气,转脸冲南,再转脸冲西。方法和以上的方法是一样的,不同之处是用肺诀(空四指,闭其余手指)取气。服气时要平心静气,闭着眼睛想自己高高大大,天底下就我一个,像盘古氏一样,顶天立地,把天都装满了,一服气把西方的气都吸进来。有这么个意念就和随随便便吃一口气不一样了。意识里要把这一方的气都归自己,这样慢慢人就跟天地五方连上了。过去称东南西北中为天地五老,你的气跟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中五方之气连上,就是跟天地五老都连上了,这样就成了个混元。据说《五老混元气经》讲了这个问题。用肺诀吃气,发“喝”字音,咽下去之后,肺诀点于云门穴。针灸书讲肺的募穴是中府,咱们练别的脏都是用的募穴,为什么唯独肺经不用募穴中府而用云门?因为按照过去针灸经络学来讲,肺经从中焦起来,然后上升至喉系,横出腋下先到中府,中府是肺的内气聚集的地方,而肺气跟外面相连接是在云门这个穴位连得更密切。其它的内脏,募穴既是内脏之气聚集的地方,又是和外面连通的地方,而唯独肺脏,向里边连和向外面连所用的两个穴位是不一样的。把西方之气吃完了,就要吃中天之气了。当中是土星(也叫镇星),在天顶最高处。(现代天文学还未发现它在哪。)整个天之气都拿土星镇着。这是过去古人的想像。太阳系里的土星,看来不是这个样子。古人认为:中天之气和地气是相对着的,天之气和地整个相照,下面凝结成土,天就成为个空。原来脸冲西,我们取中天之气时整整转一圈,又转回来,还是脸冲西。两手握成拳,大指竖(原为坚)起来,从体侧慢慢起(拳眼冲上、大指冲天),从地底下把气带起来,沿着天穹往上走,把气往里边挤。往里边一挤头里边就有感觉了,到头上面,两拇指似碰不碰(如贯气状),往下引气。引气时要注意,直接从头顶往里边压,然后手从前面下来,到嘴这儿时发“喝”音吃气。熟练后,往下一咽时,意念百会、天门像开了个天窗,一股气亮着下去了。手跟着往下走,到了肚脐,沿带脉拉开,按于章门穴。

  五方气就这样吃。

  练五元庄可以把吃气法加在里边,吸气不用鼻吸而用服气的办法用口吸吃气。不过发音时就费点劲(发音不出声也可以)。同学们自己体会去吧,发音、吃气两个不会有矛盾。咱们现在练五元庄完全是服大自然的混元气;服五方气分了半天方向,除了北极星那有个标志外(北极对地球有引力,因地球北极正好对北极星,银河系里边好多星围着北极星转,有个引力关系),其它方向没有这个问题。过去服五方气北方用水(就是后天的水气),南方用火,东方用树木,西方用金玉,当中用湿土的办法,观想这些东西。我们现在不用五行的具体事物,就是吃各方的气,其实还不就是个混元气嘛!服五方气实际上用的就是混元气,你服金木水火土,也是用的金的混元气、木的混元气、水的混元气、火的混元气、土的混元气,咱们现在搞智能功直接用大自然的混元气不就完了!我们练服气是通过吸进大自然的混元气来震动内脏,达到内外相合的结果。咱们的五元庄实际上是服气法和混元功结合的产物。过去有一种五行剑法(武当的正宗练法),左手拿着一个养真诀,右手拿着剑对着东南西北中,把剑气和外面气连住之后,然后开经络。它实际也是在练混元气。古人练的方法基本是从五行、五脏、经络搞起来的,咱们是从混元气练起来的。

  四、服水气

  有水的地方可以服水气,其实你到任何一个地方,看这儿风景很好,如果这儿没水也可以当做有水,也可以服气。用吃气法也行,用服水气法也行。我觉得服水气法有时比一般的服气法还要更灵妙一点,也可能是我喜欢它的缘故。服水气法跟鹤喝水差不多。鹤喝水时,脖子往前一探,把水叼起来,嘴“呱呱呱呱”几下咽下去,再把头抬起来(是个反鹤首)。服水气时,握拳头(大指把二、三、四指压住也行,压着二、三指也行),放在命门旁边,拳眼贴着腰眼,然后做反鹤首,往前一探,头往起一翘,意想把水喝进嘴里,仰到45度(不是仰到最高点)时,用舌头顶一下上腭,顶一下下腭,停一会,嘴里边唾液就多了,多了之后下颏往后一收,发“喝”声把唾液咽下去。在口干渴时,这么做一做,津液就非常多,如果有水气,借那点水气更好。这个练法是过去吞津练丹的一个好的动作,而且一起一动、一缩,容易把上夹脊关打开。(《灵宝毕法》里边的好多功夫通关窍时都要加个小动作,帮助开关运气。)没事做几个吃气,平时练形神庄反鹤首动作时,都可以加上吃气,吃气时一般发“喝”字音,不发“喝”字音也可以,但要注意咽唾液。

  无论是服日精月华、服五方气,还是服水气,一般咽九口气肚子就满了。如果你不发“喝儿”音,一大口气往下一咽,用意念往下一导,连同津液一块下去,里边还有空气,空气在胃里边发胀。加上发“喝儿”音,往下一咽胃不胀。发“喝儿”音是吃气的诀窍。不发“喝”字音服气,气停在胃里边,胃就胀,打嗝,一发“喝”字音,气就顺着整个食道、胃和肠壁一下传下去了,胃就不胀了。咱们刚才吃了十几口气,胃也不觉得胀满,也没打嗝,那是气在里头松开了,松开了还不够,还要把气转开,转时意念要透到后面去,不是在肚皮上转。转完了再做循经导引。这样把气全部导开,气血流通了,周身的气脉都通达了。循经导引不光做形神庄后练,吃气后,为把气散开,也得练它。这是非常关键的。咱们现在不练硬气功。过去练硬气功,吃完了气,练哪往哪去运。咱们现在让周身都健康,吃进气去往周身运。过去练硬气功都必须练吃气,不练吃气,练出来的硬气功功夫大不了,一般只能练个头碰石碑,运好了气可以挨打,不运气挨打就不行了。硬气功练到不运气挨打才行呢!《彭公案》里的金眼雕邱成,病后昏迷着呢,飞云和尚砍他两刀也没砍动,这才是真正的金钟罩铁布衫功夫。

  第二节调息方法总共讲了三部分内容。第一部分讲的是生活当中的调息。考试紧张时把生活当中的调息用点嘛;精力不足来几个;脑力不足来几个;睡不着觉了来几个;不想起床来几个;生活当中都可以练调息嘛。生活上的调息不要作为功法练,把它用到生活当中去,随时随地搞几个。日本有几个首相,像东条英机、中曾根,他们为增强魄力,也练过调息,一般都练吐气,“呼、呼、呼”,一吸三呼,这样练慢慢就有气魄了,一说话也让别人服气了。日本称呼吸法为和气法,也有的就叫练呼吸。第二部分为功法当中的调息,练气功当中的调息。有的调息可以用一用,象十字调息、天门出入的调息、中道七门调息。这些内容看一看,将来练中脉混元时,还得用十字调息法、中道七门调息。第三部分内容是服气。练到五元庄之后,自己可以把有些东西,尤其我提到的应该注意的东西,加到功法中。你自己练熟了以后加可以,你教别人时还得原原本本按《智能气功科学功法学》教。因为他还没练熟,让他加具体的小东西,容易学乱套。我们练熟了以后,为了加功,为了提高练功的层次,我们练得要细,体会得要深。一开始练形神庄反鹤首,就加吃气,往后一“喝”不会动了,这样不行。一开始教功必须简单。一开始教的只是个最简单的路线,熟了就加点东西,每一个动作都是这样。形神庄里动作最简单的一节应该是膝跪足面三节连,一跪甭动就完了。会做动作以后要注意膝盖往上提、圆裆、身体尽量直着往下跪,下颏还得收住。等你会做这些之后,收下颏又要注意不要挤住,喉头往回找玉枕,百会往上提。每个功法都是一样,一开始简单,熟了以后要找窍门。我们讲了那么多要领,你应该自己去找窍门。你觉得这样好,你跟老师一说,老师说对,这是你自己悟出来的,和老师跟你说这么做不一样。过去讲,悟后方修道,你悟出一个小动作,那也是收获,教给你十个窍门,不如你自己悟出一个窍门来。咱们讲了这么多窍门,你要会把它连到一起,这么连那么连,连成个大窍门,你有体会了,那就是你的收获。这么多窍门怎么连啊?你自己连连试试,实践实践啊!古人的功法不也是这么实践出来的吗?庞老师编的功法不也是通过实践体会出来的吗?老师讲了这么多的窍门,你自己在熟练的基础上琢磨琢磨哪个适合你呀!我讲的这些功法你去用不会出偏差,安全系数比较小的、有出偏可能性的功法,我就没介绍给大家。我讲的这些东西,都是比较安全可靠的,练功时自己体会着加没关系,出不了问题,用不好,顶多作用小点。从总的体系来看,调息法虽然在智能功里不是重要的东西,但是你自己可不要轻视它,要学会它,熟悉它,要随时随地会用点调息的小玩意。气功生活化,以前咱们只讲个动作、形体、意念,你再加个呼吸日常生活化不也行吗?站着、坐着、动着,这是形体的日常生活化;意念当中的日常生活化,要注意开合;再一个呼吸按照气功要求生活化。比如,走路加上个呼吸法,一边走路一边搞呼吸,不也可以吗?郭林那个吸吸吸吸呼呼呼,不就一边走路一边运周天了吗?尤其是跑步气喘的时候,这种呼吸最好。我带着好多人上山,不说话时我也“吸吸吸吸呼”这样呼吸。这样呼吸不光是个运周天,你要不这么搞,光喘气,进气少;你要“吸吸吸吸”,新鲜空气在肺里边呆的时间长,吸收的空气进去得多,氧气就多。像这些东西就是自己体会,你会琢磨就出成绩。好多东西你不会琢磨,就是死的。你们学了东西以后去实践实践,没事别去穷聊天,没事就拿这个东西试试,吃啊喝啊咽啊练啊,自己体会体会。你们现在应该是没有时间干别的,这么多东西都是诀窍,站庄时加啊,做动作时加呀,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加法,这样去实践就事半功倍,长功夫就快了。这么多呼吸法,你体会体会哪个更好。练练这个舒服,好!你就多练这个,把这个呼吸作为一个入门的方法,帮你把这个门打开。

第三节 怎样搞好调息

  以前老师不告诉怎样搞好调息,就告诉你怎么样练。现在这些东西都是我编的。咱们这本书词是新编的,内容是我这么多年来的体会。有的老前辈说:“庞鹤鸣你就是白费脑子,你拿那个脑子练练你自己的功夫不好吗?”有的朋友批评我:“鹤鸣啊,你是猕猴跳窗,不专一啊,耳朵往外跑、眼睛往外跑、意念往外跑、鼻子……你这都往外跑。”我要光在里边呆着只我自己一个人好了,可我一人好了管什么事?跳窗就让他跳窗吧!你们看《封神榜》中那个白猿,把山河社稷图给了它,让它把天地都跑遍了,它和山河都合到一块了,也就安定了。当它还没跑遍时,还总跑,逮不着它。看来我也得走这条路,最后再降服自己。这些年我练功都不是练练功有感觉就完了,总是琢磨怎么练才能更好,不这么练会不会出什么毛病……写书时,搞一个东西,写一个东西,更得琢磨了。如搞调息,把它分解开,有多少因素,这个因素是什么,那个因素是什么,应该怎么掌握。同学们如果能这么琢磨琢磨就好了,反正你们现在练功也入不了静(入不了静就琢磨琢磨,会入静再琢磨这个就不是好事了)。练功入不了静,以前称之为着魔。其实这个魔也不是坏事,你知道这是个魔,别让它把你魔住就行,你自己心里要很清醒,别让它“吃”了你,这样就没关系。其实咱们练功只要是心里着到一点上,说得确切点就是着魔。总想吃好的,这是魔;没事上大街玩去,也是魔;想聊天,这也是魔;练功有个反应,你就想多来点气,这也是魔;想要出功能,这也是魔;功能来了随随便便,那不是魔,你就非要怎么怎么着,那也是魔。


推荐阅读(直接点开即可):

庞老师近年带意元体

庞老师讲练功故事

庞明老师答疑

直腿坐松腰法

庞老师谈明心见性摘录

庞老师新书《禅宗证悟理法辑要》

智能气功科学概论

↓↓↓点下面阅读原文可浏览更多精彩文章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